2446 /浏览量
随着各领域成本的攀升,诸如衣食住行、教育和医疗等,许多家庭在考虑生育时陷入了犹豫不决的境地,仿佛要跳入金钱的深渊。近来,“天价母婴消费”成为热门话题,仿佛给人们“恐育”情绪添了一把火,同时也揭开了母婴行业内诸多不合理涨价的面纱。
消费者直言:“若高价产品确实好用,那价格贵点也就情有可原。但如今,‘母婴’标签似乎被滥用,成了收割消费者智商的利器。一些产品打着‘高端化’的名号,价格却节节攀升,实际上只是在玩花招,根本不配得上它的价格标签。”
以奶瓶为例,许多妈妈对离乳问题感到焦虑。这不仅给她们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和潜在的健康问题,还可能给宝宝带来情感上的创伤。许多宝宝若是断奶后得不到满足,就会开始哭闹、打、抓自己的小脸,甚至拿头撞大人,给妈妈带来身心双重压力。
因此,“断奶神器”、“仿乳设计”成了许多品牌奶瓶的卖点,价格自然不菲。例如,某品牌打着“断奶神器”的旗号,将一个小小的奶瓶售价提升至195元。然而近期消息曝光,消费者发现其效果并不如宣传中所说,产品有诸多瑕疵,从不吸、易沾灰尘,到竟然能被宝宝吸“凹陷”!硅胶、质量等问题困扰不已,于是指控该品牌存在欺诈行为,将其告上了法庭。法院最终判决品牌退货并赔偿三倍。
另外此外,家电、寝具、瓶装水,甚至生食鸡蛋都沾上了“母婴级”标签,价格水涨船高。
虽然母婴品类的细分给我们带来了新鲜感,但伴随而来的过度营销和以次充好的现象,却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困扰。元气宝贝呼吁,让母婴行业回归理性,打造更安全、更可靠的产品!
母婴产品并非不能标价高昂,但前提是必须保持在“合理的范围”内,并具备相应的“价值支撑”。正如古语所云:“欲戴王冠,必承其重。”如果产品只是空有华丽外表而缺乏实质内涵,那么必然会遭受消费者对高价和品质的双重怀疑。
如果品牌仅凭空炒概念、玩弄噱头来快速吸金,而缺乏实力的支撑,迟早会“栽跟头”。随着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,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也由粗放式转变为科学化、精细化。因此,想要在母婴市场立足,母婴品牌需要勤加内功,从设计、研发、品质、材质到服务,把控每一个环节,方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!